2013年6月4日 星期二

【拉薩。人物專訪】伊苞.達德拉凡


追尋神話的源頭

「我會來西藏,最大的因素是跟神話有關。我在神話中長大,我一直相信著,神話是人類最原始的智慧。」在那本記錄其藏西朝聖之旅的散文集《老鷹,再見》裏頭,排灣族作家伊苞.達德拉凡如是寫道。

在雪域與祖靈對話

目前服務於「優人神鼓」的排灣族作家伊苞.達德拉凡,多年前曾為開發自我潛能和激盪創作靈感而與同伴們相偕踏上了雪域,儘管她自認為行前做足了功課,這趟旅行依舊是困難的,不僅因為外在物質條件的匱乏,更因為環境所造成的嚴重的生理失調。
「隊友們紛紛中招,『高反』(高原反應)實在是太厲害了……不過好奇怪,身處那樣惡劣的環境,心跳劇烈、就連呼吸都快要喘不過氣來,我腦海中蠅擾的雜念反而逐漸沉澱、消失,一些真正的感受,一些童年深處的記憶,就這麼從混沌中浮現出來。」伊苞說,這段轉經的旅程確實讓她反省了很多事情,她總不時想起千里之外的故鄉屏東,想起大武山上的神靈及部落裏的老巫師。在書中,伊苞繼續寫道:「聖湖的故事讓我想起巫師,巫師十指交纏抱於膝上,我看見手指、手背上紋身的人形圖紋,在歲月中縐褶也模糊了。」

轉山,找到自己

每個民族都有各自的神話,這些神話標記著先民的來歷和去處,似乎也揭露了生命中某些原初的本質,比如信仰,比如愛。或許奠基於某種移情作用,在那些無名的藏族同胞身上,伊苞彷彿看見了排灣族人的臉孔,殷實,靦腆,可是無比的親切;無論是拚命以肉身磨浴土地的老婦,或者荒野中隨風飄揚的五色經幡,都為她帶來玄妙的密契感受。伊苞深信:在朝聖者一張張專注又虔誠的面容底下,必定盛開著一朵朵剛強壯膽的靈魂。

「轉山回來以後生活有什麼改變?該怎麼說呢……與其說是去『朝聖』,不如說我是在找尋過去、某個失落的自己──必須得十分專注,才有可能充分地和內在的心靈展開對話。無論如何,轉山回來後,我似乎更加確定自己的排灣族身分了。」伊苞回答。

對她而言,這趟難得的「身體流放」之行,毋寧更接近一場深度的生命實踐。

伊苞.達德拉凡

排灣族作家,出生於屏東縣瑪家鄉的青山部落。年少時曾就讀玉山神學院,並於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從事兒童主日學教材的編輯;後經朋友引薦而轉往中央研究院民族所,期間致力於田野調查以及排灣族文化的研究,自覺從中獲取許多創作的養料。2001年起加入「優人神鼓」,並在當家團長的鼓勵下,完成一場自我潛能開發的西藏轉山之旅。


以上內容摘自《旅讀中國》6月號拉薩特輯 
★本期特別加贈:【澳門隨行手冊】
★去大陸出差\探親\旅行,別忘了帶《旅讀中國》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