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5日 星期三

【傳媒線上】謝天謝地,你來了

「與子同袍、與你同在」:作者為林語塵(新浪微博ID:霖與塵)。此圖轉載自網路。
text_&photo_譚澤薇

震後第6分鐘,蘆山縣網友通過微博發出了來自震央的第一條資訊……
微博、各大互聯網、社群媒體迅速成為民間與官方最快的資訊流動平台,
為亟待救援者搭建了一條網路生命線,也顯現了「微」力量的不凡力量。

從西方到中國,從電腦到APP,從民主到「微民主」,從五年前汶川地震廢墟下的生命「被動地被探測」,到上個月雅安地震後,手機LBS主動發出被埋地點資訊,誰都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但是,過去一年在中國因為傳播科技所催生的事務,徹底挑戰了我們的認知極限。
這些傳播科技,讓人想到中央電視臺崔永元的節目「謝天謝地,你來了」。這個節目,既沒有劇本、也沒有台詞,演員上臺前不知道要表演什麼角色。走上舞臺,就只能回答「是」,不能說一個「不」字,無論你對於當場情境有沒有任何預備。這個節目的看點,就在於演員和觀眾一起面對未知的劇情,一起參與創造劇情的發展。演員是否出彩,則決定於他的當下思考和臨場應變。這就像在描述今天中國社會裡,台上的公務員和台下的老百姓,一同走上沒有劇本的舞臺,沒有劇情、沒有台詞,精彩則來自於雙方的努力。4月20日雅安地震,讓我們在因為微傳播所編織的巨大能量中,看到來自雙方努力的精彩。

全民刷博參與公共事件

在台灣,由於大眾傳媒無所不在的橫向與垂直新聞報導,社交媒體如「臉書」,基本不具備太強烈的新聞與社會屬性。在大陸,微博、微信、微看點都已經成為廣播、電視、報紙內容裡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廣播節目裡有微博編輯,適時地讀出線民針對節目進行中各項話題與觀點的各種議論;報紙新聞裡有半版微博視角;微博觀點成為主流意見一部分,有時候它甚至「就是」主流意見。

「刷博」(看其他博客寫的文章)已經成了全民運動,早起第一件事要刷,晚上睡前也要刷。無論是有關政經社會話題、還是商品選擇與售後意見,微博上的帖子可以影響一位官員的去留,還可以決定一個品牌的生滅。從而也創造了一些過去難以想像的工作崗位與創意機會。比方,一個專門幫品牌主「管理網上帖子」的公司,一年收益就可以將近五億新臺幣。

微博的社會功能和它所催生的微民主和微力量,在民主受限、災難頻仍的中國環境裡,幫助我們發現真實、學習尊重、看見希望、感受愛。雅安地震過後的24小時裡,我們看見一個全然不同於往日喧囂的網路世界。七級地震震出了資訊傳播新秩序,改寫了官民之間的互動、重新定義了公共事件參與方式、最終提升了抗震救災的效率和能力。

網路成了生命線

13億人口,5.64億線民,在地震發生後的9個小時內,就發出了6,400萬條微博。其中包含報平安微博1,008萬條,尋人微博231萬條。這些數字的背後,是救死扶傷的線索,給予受災戶的安慰,導致救援工作出現不同於以往的理性和從容。

震後第6分鐘,蘆山縣網友通過微博發出了來自震央的第一條資訊,前後有13條資訊報告自家附近情況。她在十點前發佈的8條微博中的文字和圖片,成為當時外界能夠獲得的全部消息,大量媒體廣泛轉載。還有微博用戶在地震發生三個小時後,準確公佈了震區中某些路段,有幾位重傷人員需要救援。這樣的微傳播也在同時間發聲,批評成雅高速公路上的收費口還在收費,造成車輛擁堵,呼籲政府立即糾正開閘。在新媒體與傳統媒體雙重監督下,71分鐘後,成雅高速沿線收費站全部取消收費,抬杠放行所有車輛。五年前曾經參與汶川救援的志願者,透過微博,在第一時間呼籲全國人民不要反復撥打四川電話,將通信資源留給生命救援工作。震後許多人通過微博和微信尋找親人和朋友。擁有560萬粉絲的著名微博認證人士(俗稱大V),如「作業本」,立即呼籲那些在災區等待救援的民眾私信他,他要告訴他們登錄名和密碼,以便直接使用他的微博帳號發佈求救資訊。各大互聯網公司(如Google、百度、搜狐、搜狗、360)的尋人平台也爭相上線。社群媒體成為民間與官方最快的資訊流動平台,為企待救援者搭建一條網路生命線。因為這條生命線,公益機構網上迅速籌到人民幣2,000萬善款。這些,全發生在震後24小時以內!

「微」力量克服「危」力量

一年前,我們可能還在倚賴Google或者百度,今天,社交媒體不但深化了社會事務的參與,也擴大了民眾主動或被動地捲入一場場理性與感性的對話中。在這種溝通和對話裡,即使出現幾句責難、幾番謠言,在24小時內已然形成的微力量,都以自我檢討的方式,給予淨化、形成糾偏的正能量。

面對複雜多變的救援現場,我們看見科技刺激了理性;我們也看見科技速遞了溫暖。4月21日淩晨,一幅「與子同袍、與你同在」的手繪漫畫,在微博上被瘋轉。作者林語塵(新浪微博ID:霖與塵)將中國大陸地圖化身為一個衣縷飄飄的長髮女子,懷中雙手抱著四川板塊, 正中央有一紅點,正是這次震央雅安。巧妙的構思和溫暖的構圖,傳達著來自四川以外的愛和支持。這樣一幅民間創作,可能比官方發表「全力賑災」的談話,更能撫慰創傷後的社會。

「微」前時代,公眾時代

中國人的生活裡向來有兩種話語場,一個是官方語態,一個是民間語態。隨著微博、微信的主導,民間語態已經逐漸影響了官方語態。去年年底「元芳,你怎麼看」的「元芳熱」,正是網上意見氾濫、人們對於找不到「意見主流」的挖苦。

如今,微傳播所醞釀的微力量,正以它的廣度與深度流通,快速決定危機的嚴重程度。它重新塑造的豈止是官員的語態,它更重新打造了舞台的樣貌。燈光下的人生,只能即興演出,沒有彩排、無法重來。每分鐘都在現場直播;災難如此、商業如此、政治亦然。在「微」前時代,這一切都不可想像。

譚澤薇,美國密西根大學大眾傳播新聞博士,是亞洲知名學者、媒體人及文化觀察家。2005年全球平面媒體研究論壇,2006年歐洲民意與市場調查協會研究論壇,都是籌委會委員當中唯一的亞洲代表。曾任德州大學助理教授、洛杉磯電視台研究總監、兩岸三地AC Nielsen執行總監,以及實力媒體策略資源副總裁。現任知本策略公司執行長、中央電視台廣告經營策略顧問。並曾獲選為「推動中國戶外廣告業發展功勳人物」、「中國最佳媒介專家」。














以上內容摘自《旅讀中國》6月號拉薩特輯 
★本期特別加贈:【澳門隨行手冊】
★去大陸出差\探親\旅行,別忘了帶《旅讀中國》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