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日 星期一

【見築中國】王澍的寧波博物館

博物館除了展示空間,還有不少外部空間穿插在其中,很容易被參觀者忽略,但這些空間卻提供了自由的冥想空間。

穿越型態變化,直達文化痕跡。

text_杜政偉 photo_杜政偉

在未達知天命之年就獲得普立茲克獎的王澍,彷彿平地一聲雷。然而品味他的藝術,就像是觀看那些被剖開的瑪瑙寶石一般,外表看似簡潔單純,裡頭卻是變化多端,每個壁面上都閃耀著晶瑩剔透的水晶。

2012年一位中國的青年建築師(如果與以往定義的「大師」相比,真的可以稱上年輕)獲得了普立茲克建築獎,在得獎之前他沒沒無聞,即便是實踐的建築也為數不多,甚至可以說,他幾乎沒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龐大的體量,也沒有太多的立面開窗,簡潔的立面幾何分割,沒有太多讓人呼吸的餘地,而其實內部分布著大量的活動空間。

過往獲獎的建築師,大多在耳順之年以後才受賞,並且在獲獎之前大家對於他們的作品便已經耳熟能詳。然而建築師王澍,得獎的時候只有49歲,從外型到他目前所做的工作,在在給人強烈的學術感。但是,與其他建築學者不同的是,他將學術化為實踐,以東方生活元素作為創作基礎,讓建築的內在意涵與地域做結合,型態上的變化已經不是他要表達的重點,地域性的材料、歷史的軌道、文化的痕跡,才是能夠表達建築本身的真實內涵。

手扶梯在挑高的大廳內交錯,特殊紋路的天花給人強烈的視覺印象。

在寧波,築起一座黃土高坡。
某個夏日,我又到了寧波,除了訪友之外,另一件要緊事就是去寧波美術館一探王澍的建築空間。特別是這座建築是他獲獎的代表,也是他積累多年建築經驗的一次集大成,同時也是瓦牆技術成熟以後,大量使用此一手法打造的作品。

在室外的空間裡分布著大小不一的孔洞,從這孔洞可以一覽寧波城市發展風貌。

一下車便被這龐然大物所震攝,尺度比寧波美術館(這是我過去唯一的「王澍體驗」)還要寬闊。而且由於周邊環境單純,更是凸顯建築的巨大。除了尺度,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建築基底的鄰近區域是以礫石組成,並非常見的花花草草;眼前的主要立面也是以他著名的瓦爿牆為主。黃色礫石地面上,長出來的是灰色的建築牆面,令人有種處在西北黃土高坡的感覺。在炎熱的高溫下,只差一陣風吹起黃沙而已。

獨特的竹面質感清水混凝土與瓦爿牆是王澍建築師所慣用的元素,透過大小不一的立面開洞,將兩種不同性格的立面結合了起來。

隨著立面上的分隔線,建築形體也呈現出折角傾斜的面,形體之間的連結面也有大大小小不同的開口。整體立面上,並沒有太多立體的附著物,主要還是保持平面的發展,且很大膽地僅僅用面的飾面材質來表現。有意思的是,這立面的質感是他慣用的瓦爿牆,從民間收集來的明清磚瓦,經過小心翼翼的分類、安排組合而成瓦爿牆,讓觀察牆面排列本身也變成一種趣味。此時此刻,建築就像是有著細緻花紋及通透光澤的寶石一般,遠看嚴實,近看卻有著細節的變化。

博物館建築的入口處層高不高,由水景引路到前方位於建築中央的天井,倒有著野外探洞,即將觀天的心理感受。

柳暗花明的建築動線
進入博物館,眼前空間的變化程度遠比想像中豐富。中間是挑高四層的入口大廳,串起了四個層面的各個展覽廳,特別是挑出在半空的手扶梯,儘管只有四層,佈置卻各有變化。仔細觀察室內清水混凝土牆面的紋路,可以看出這是以毛竹取代一般板模造成的特別質感,意在凸顯取材於自然。

天台上有許多眺望台,喜歡這樣的設計,這裡總是讓人放慢腳步的空間。

建築的中段有一個戶外天井,也起著串連垂直空間的作用。天井的一層是入口的前庭,二層以上則是公共區域的主要採光範圍,也讓深度較厚的博物館空間,在中段可以有充分的採光及通風。到了頂層,天井則將天台空間區分成幾個不同的小區,成為一個中介的轉換場所。

隨著展場到了第四層,原以為這就結束了博物館之旅,卻沒料到從第三層可以通往戶外的屋頂,而屋頂又可以進入其他幾個展場。這倒是個有意思的安排,等於再創造出另一個戶外空間,而且還是一個連接空間。於是,這個連接性質的戶外場所便有了新的生命,許多活動可以在上面發生,比如咖啡廳、城市眺望台等等。另外還有一個大階梯將屋面變成垂直動線,同時也讓空間充滿了趣味性。而我也明白了何以從外立面看起來,頂層體量之間會有開口,又何以體量有傾斜的線條,原來在屋頂上竟然有這麼多事情同時在發生。

寧波美術館周邊也是另一個值得一去的區域,除了參觀王澍的作品,還可以到周邊位於外馬路的小外灘逛逛,感受江邊微風。

保守的外觀,豐富的內涵。
品味寧波博物館的感覺,就像是觀看那些被剖開的瑪腦寶石一般,外表看似簡潔單純、質感粗糙的橢圓形礦石,裡頭卻是變化多端的複雜礦壁,每個壁面上都充滿著晶瑩剔透的水晶。

在我看來,王澍更是個創作型藝術家。他善用型態與材料的組合,可以想像他已經預見了建築未來將呈現的效果。至少這些營造手法跟材料組合目前都屬少見,而且他有一套說法:將人帶入建築的意境之中。而據我的觀察,他的建築型態表現是保守的。所謂的「保守」,是與其將建築的力氣放在外觀營造上,不如將力氣放在空間營造上,這也是我認為他與其他得獎建築師最大的不同。

普立茲克第一人:王澍
王澍,1963年出生於烏魯木齊,山西交口人。
1988年,他的碩士論文《死屋手記》以「死屋」二字批判了當時的中國建築界,甚至在答辯現場發表「中國只有一個半建築師,楊廷寶是一個,齊老師算半個」的言論。儘管論文獲得口試委員讚賞,卻因為態度狂妄為由相隔一年才重新口試,頒發學位。王澍的作品包括蘇州大學圖書館、寧波美術館、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等等。2012年獲頒建築界最高榮譽普利茲克獎,是首位獲此殊榮的中國人。在王澍的作品中,最有代表性的,非寧波博物館莫屬,這也是他2012年獲獎時,評審團特別提出的作品。從當地拆除後遺留下的歷史材料如毛竹、磚瓦、缸片,再結合新元素,串起當地時間的長河。


寧波博物館
access_公交車650635寧波博物館站;636363四明路口站;623526205鄞州區政府站。
add_寧波市鄞州區首南中路1000
tel_+86-(0)574-82815555
time_週二至週日09:00~17:00
ticket_RMB50

web_www.nbmuseum.cn


杜政偉
畢業於師大附中美術班、逢甲大學建築系。曾擔任過舞台設計、公務人員、救生員、建築設計師。目前在上海一外資建築事務所工作。擁有美術教育的底子及建築專業的琢磨,結合愛好旅行的個性,以偵探般的觀察能力,用影像引導觀看者的思維。文字攝影作品散見於台灣及中國等刊物,著有《緩慢‧等待‧美麗邊境》大塊出版。
以上內容摘自《旅讀中國》9月號尋夢桃花源「長沙‧張家界鳳凰古城」特輯 
去大陸出差\探親\旅行,別忘了帶《旅讀中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