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6日 星期一

【知性中國】宴飲文化細細說

從滿漢全席到光盤運動

text_吳歆宜 photo_CTPphoto

古代皇家貴族的飲食排場之大、用料之考究、製作之精細,令人嘆為觀止,歌舞昇平之際,飲食也成為宣示國力的象徵,即使是貴如溥儀這種一國之尊,也曾為了宴客傷透腦筋,可見食的藝術,實是中國人心頭首要的開門大件事。

中國人好客,經常設宴款待賓客,無論逢年過節、喜慶壽筵,公務交際或是朋友歡聚,「請客吃飯」是最常見的交際活動,宴飲文化因此蓬勃發展,綿延自今。

不過隨著經濟快速發展,生活品質躍升,請客吃飯漸漸從單純的情感交流,演變成奢靡的炫富行為,加以官場上「酒桌上談公事」風氣盛行,濫用公款吃喝彷彿順理成章,也讓民眾積怨已久。

舌尖上的浪費

根據中國農業大學研究,中國各省一年倒掉的食物蛋白質高達八百萬噸,足供2.6億人一年所需,於此同時,還存在著超過一億的農村扶貧對象以及數千萬的城市貧困人口,「舌尖上的浪費」不僅虛耗資源,且挑動了貧富差距的敏感神經,引起民眾反感。

為了遏止浪費之風,新任領導習近平一就任隨即提出厲行簡約的八項規定,俗稱「習八條」,大推「節約光榮,浪費可恥」口號。官方政策出爐後,一波由大陸網民自主發起的「光盤運動」也獲得響應,許多民眾少量點餐、剩菜打包,用完餐後「光盤」離開。這一波飲食節制運動,讓許多台灣人回想起八○年代,蔣經國總統推行的梅花餐。

「天育物有時,地生財有限」,道出了糧食生產的不易。飲食節約,不僅代表了對資源的珍視,也是對勞動者的一分尊重。其實,回到飲食吃飯的最初目的,在於增進情感、融洽關係,實在不需要以浪費奢靡來成全「面子」。

「食」之有禮

人們希望通過飲食,達到增進感情、融洽友誼的目的,然而,一但美食下肚、醇酒入喉,酒酣耳熱之際常令人醜態百出。在《詩經‧賓之初筵》中有段生動的描寫:「賓既醉止,載號載呶;亂我籩豆,屢舞僛僛。(意為那些平常道貌岸然的貴族,喝醉了呼號亂叫,在席上胡蹦亂跳,連席上的食具都踢翻了。)這樣狂亂的飲食場面,結局一定是不歡而散,破壞了聯絡感情的目的,甚至踰越交往的分際而不自知。

為了避免這種局面,需要靠「禮儀」來節制,不同規格的飲食,節制的手段也不一樣。一般說來,民間的規範寬鬆,朝廷則較嚴肅,座次的排定及飲食儀禮極為講究,主、客座位,都有嚴格規定,亂坐就有以下犯上之嫌。重大的宴會甚至採取強制手段,「執法在旁,御史在後」,隨時監看,讓與宴者處於恐懼之中。現代的飲食禮儀則較為寬鬆,除了外交宴會上較重形式外,一般民間宴會都較隨興。

崇尚禮樂的《詩經》宴飲詩

從茹毛飲血到煎煮炒炸,從石烹陶煮到金樽銀盞,中華飲食文化有著漫長的演進過程。最早關於飲食的記載,可以溯及《詩經》宴飲詩,其中《小雅.鹿鳴》是國君宴請群臣時所奏的樂歌,描述了周代宮廷宴飲的盛況:「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大意是說,鹿覓得食物後,即呼叫同類,一起享用,今日奏樂飲食群臣,希望臣子們能愛護國君,提供最好的治國諫言。由此可知,國君宴請群臣,很大的目的是為了爭取政治支持。

除了政治目的,古代設宴的名堂還有許多,比如:皇家的遊獵宴、會盟宴、千叟宴;官場的接風宴、洗塵宴、謝恩宴;軍旅的誓師宴、祝捷宴、凱旋宴;民間的婚嫁宴、慶豐宴、壽慶宴;還有富人雅士家的賞花宴、登高宴、玩月宴……等,可謂五花八門,琳瑯滿目。

歷史的長河裡,有過許多豐年盛世,造就飲食發展的幾度巔峰,產生了繽紛多彩的華美宴席,有些曇花一現、有些傳承千年,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唐代燒尾宴、清代滿漢全席,以及淵遠流長的孔府宴。

一朝躍龍門--唐代燒尾宴

唐代前期社會安定,四鄰友好,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鼎盛,安定的生活造就了飲食文化的高峰,「燒尾宴」正是此時期的產物。

「燒尾宴」是士人新官上任或官員升遷時,為了招待前來恭賀的親朋好友所舉辦的宴會。這個略顯奇特的名稱,起源於三種說法:一說獸經修煉可以化為人形,但是其尾巴仍在,只有燒斷其尾,才能混入人群;二說羊入新群,要燒焦舊尾才會被羊群接納;三說鯉魚躍龍門,經天火(雷電)燒掉魚尾,才能化為真龍。三種說法,都是取其經痛苦試煉後,揮別過去,邁向新階級之意。

五代時陶谷的《清異錄》一書,記載了當時最為著名的一次燒尾宴盛況:唐代景龍年間,韋巨源升任尚書左僕射,在自家宴請唐中宗,這次宴會的菜單中有五十八道菜留存於世,其中有冷盤、主食、羹湯、山珍海味,也有家禽走獸。書中記載,此宴光是點心就有數十種,如餅類有「單籠金乳酥」、「貴粉紅」、「見風消」、「雙拌方破餅」、「玉露團」等,連餛飩都有廿四種形式和餡料。

值得一提的是,那次宴席上還有一種稱為「看菜」的工藝菜,意即只能觀賞,不能食用,主要目的是裝飾。其中一道,名為「素蒸音聲部」,是用蒸麵做成一群蓬萊仙子般的歌女舞女,共有七十件,將宴席妝點的五彩繽紛、華麗壯觀。

名聞中外的清代滿漢全席

「滿漢全席」起源於清朝,是集滿族與漢族名菜之精華的大宴,全席共有冷葷熱餚196品,點心茶食124品,因其菜色之多、規模之大而聞名中外,可說是最能代表中華飲食博大精深的宴席。

「滿漢全席」一詞最早見於乾隆年間李斗所著《揚州畫舫錄》,書中記載,康熙帝六十六歲大壽時,曾為漢、滿兩族特設三天六宴,納集滿漢千百名饌,用盡了山八珍、海八珍、禽八珍、草八珍,包括:熊掌、猴腦、猩唇、象鼻、豹胎、孔雀、娃娃魚、鱘龍魚等珍貴食材。豪華的六宴器具多用銅製,雕製講究,大件的瓷器仿照雞、鴨、魚、豬等造型,食用時還有古樂伴奏、焚香入宴,一旁是滿漢侍女隨侍在側,極盡奢華。

規矩多、學問大的孔府宴

孔府宴並非孔子生前吃的菜,而是孔子後人用來款待客人的家宴,在唐宋時期只是初具規模,直到清朝孔家第七十二代孫迎娶了格格之後,便從魯菜的基礎上吸收了宮廷菜和淮揚菜的特色。孔氏家族號稱「天下第一家族」,綿延二千五百多年,傳承八十代,其家宴也代代相傳至今。

孔府宴分為三等級:最高規格的用來接待皇室,光是上桌的餐具就有404件,菜達196道。第二等是婚壽宴,以「魚翅四大件」、「海參三大件」為代表菜。第三等是宴請親友的便宴,菜品大約十多道。

孔府宴有三大特點:「菜名美、規矩多、食材不拘」。菜名美,是因為孔家人對美食命名極為講究,每道菜的名字或書香、或大氣、或高貴,道道都有典故,如家常的西瓜煮雞就名為「一卵孵雙鳳」;規矩多,包括身分有別,座位有別、出菜順序有別;食材不拘,是說高貴、平價食材一同入菜,因為孔家和清朝皇室結親之前,是以家常菜為基礎的,所以山東人一般常吃的豆腐、青菜等也會出現在孔府宴上,成為孔府宴一大特色。

時至今日,在山東曲阜的大型餐館,還能吃得到孔府宴。一般便宴價格一桌約在台幣三千五至四千元之間,有機會到曲阜旅遊的人不妨一試。

宴飲之樂雅俗共賞

古代皇家貴族的飲食排場之大、用料之考究、製作之精細,令人嘆為觀止,歌舞昇平之際,飲食規模仿彿成為宣示國力的象徵;但當國庫空虛、時不我予之際,一國之君也會像常人一般,為了請客吃飯傷透腦筋,如末代皇帝溥儀就曾在其自傳《我的前半生》中感嘆:「耗費人力、物力、財力最大的排場莫過於吃飯。」

幸好,身為現代人的我們,請客吃飯不必像溥儀那般為了維持一國之尊嚴而精打細算、思前慮後,只要盡力做到賓主同歡即可。其實回到飲食吃飯的最初目的,不在於奢靡炫富,也不在於滿足口腹之慾,而是一種生活樂趣,一種單純的情感交流,尋常人家也能擁有。


唐代詩人杜甫一生貧病交迫,卻也留下不少歌詠宴飲的詩作,如《病後遇王倚飲,贈歌》記載「長安冬菹酸且綠,金城土酥靜如練;兼求畜豪且割鮮,密沽斗酒諧終宴。」詩中款待杜甫的,是同樣貧窮的朋友王倚,席間所吃,不過是泡菜(冬菹)、蘿蔔(土酥)一類的粗食,竟讓杜甫餐後手腳輕快,簡直要翩翩起舞,可見一次成功的飲食關鍵不在於山珍海味,真誠的心意才最動人,詩末兩句:「故人情誼晚誰似,令我手足輕欲旋」,感激滿足之真切,可說是最動人的謝飯詩了。


以上內容摘自《旅讀中國》9月號尋夢桃花源「長沙‧張家界鳳凰古城」特輯 
去大陸出差\探親\旅行,別忘了帶《旅讀中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